点击下载:
北京市房山区2017届高三二模理淙化学
6.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
A B C D
古代与现代的冶金均运用了相同的化学原理 古代与现代的火箭发射均利用了液体燃料 古代捣碎中药与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是化学变化 古代风筝与现代热气球飞行均无需物质直接供给能量
7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 苯酚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
B. 利用豆浆解毒与酒精消毒均运用了蛋白质变性的性质
C. 蔗糖与纤维素都是由C、H、O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
D. 1mol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水解,可制得3mol高级脂肪酸和1mol甘油
8. 在下列离子组中加入相应试剂后,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
离子组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
A Al3+、SO42﹣ 适量Ba(OH)2溶液 Al3++ 3OH﹣═ Al(OH)3↓
B Fe2+、I- 足量新制氯水 Cl2+ 2I﹣═ 2Cl- + I2
C Fe3+、NO3﹣ NaHSO3溶液 3SO32-+ 2NO3﹣+ 2H+ ═ 3SO42-+ 2NO↑+ H2O
D Ca2+、HCO3﹣ 氨水 Ca2++2HCO3﹣+2NH3•H2O═CaCO3↓+CO32﹣+2NH4++2H2O
9.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。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
A.用装置①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,说明铁没有被腐蚀
B.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
C.③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
D.①②③中海水均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电解质
10.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,能达到实验目的是
X Y Z 目的 装置
A 甲苯 KMnO4溶液 稀硫酸 证明甲基对苯环的性质存在影响
B FeCl3溶液 KSCN溶液 饱和KCl溶液 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
C 1mol/LNaOH
溶液5mL 1-氯丁烷5mL 2%AgNO3
溶液1mL 证明1-氯丁烷中含有氯元素
D 0.1mol/LNaCl
溶液2mL 0.1mol/LAgNO3溶液1mL 0.1mol/LNa2S
溶液1mL 证明AgCl大于Ag2S的溶解度
11.已知:用Pt-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,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及含氮生成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分
别如图①、图②所示:
图① 图②
下列说法中,不正确的是
A.400℃时,生成的产物有N2、NO、H2O
B.800℃时,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:4NH3 + 5O2 4NO + 6H2O
C.400℃-800℃间,Pt-Rh合金对N2的吸附力逐渐减弱
D.800℃以上,发生了反应:2NO(g) O2(g) + N2(g) △H > 0
12.分别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、相同体积的H2SO3、NaHSO3、Na2SO3三种溶液中,滴加同一新制氯水。其导电能力随氯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(不考虑空气的影响)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
A.曲线a代表H2SO3溶液
B.曲线b代表的溶液中:c(Na+)= c(H2SO3)+c(HSO3-)+c(SO32-)+c(SO42-)
C.曲线a、b、c代表的溶液中均始终保持: 2c(Cl- = c(SO42-)
D.当滴加氯水体积均为V时,三种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相同,c(H+)也相同
25.(17分)“张-烯炔环异构化反应”,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:
(R1代表氢原子或烃基)
某五元环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:
已知:
(1)A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 ;B→C的反应类型是 。
(2)A→B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(3)D的结构简式是 。
(4)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。
①B能使酸性KMnO4和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均褪色
②试剂a一定是银氨溶液
③J、A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均为3 :1
(5)与F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(不含顺反异构)的结构简式有 。
(6)试剂b为Cl2,G→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(7)D与J反应形成K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26.(13分)资料显示,可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的氨氮(NH3),使其转化为氮气除去,其主要反应如下:
① NH3(aq)+ HClO(aq)═ NH2Cl(aq)+ H2O(I)
② 2NH2Cl(aq)+ HClO(aq)═ N2(g)+ H2O(I)+ 3HCl(aq)
(1)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向一定量废水中逐滴滴加次氯酸钠溶液,氨氮去除率随n(NaClO)/n(NH3)的变化曲线如下:
Ⅰ.物质NH2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。
Ⅱ.a-b点间,溶液中氨氮去除率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。
(2)Ⅰ.反应①②中HClO 的来源用化学用语解释是 。
Ⅱ.实验测得,废水中pH与氨氮去除率如右图所示:
pH较高时,氨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。
pH较低时,氨氮去除率也下降,可能的原因是 。
(3)运用上述原理去除废水中的氨氮,可结合右图所示的电解法。
Ⅰ. a极为 。
Ⅱ. d极反应式为 。
27.(13分)黄铁矿(主要成分FeS2)、黄铜矿(主要成分CuFeS2)均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矿物资源。
(1)黄铁矿在空气中易被氧化,其反应历程可能为下图所示的四步:
①a反应中每生成1molFeS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。
②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。
(2)用黄铜矿常温细菌冶铜和高温火法冶铜的流程如下图所示:
①细菌冶铜时,当黄铜矿中伴有黄铁矿可明显提高Cu2+的浸出速率,
其原理如右图所示:
Ⅰ.冶炼过程中,FeS2周边溶液的pH
(填“增大”、“减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
Ⅱ.从CuFeS2析出S的反应式是 。
②火法冶铜时,由Cu2S制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(3)煤炭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,用氢气脱除黄铁矿中硫的相关反应(见表),其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。
相关反应 反应热 平衡常数
FeS2(s) + H2(g) FeS(s) + H2S(g) ΔH1 K1
1/2 FeS2(s) + H2(g) 1/2Fe(s)+H2S(g) ΔH2 K2
FeS(s) + H2(g) Fe(s)+H2S(g) ΔH3 K3
①上述反应中,ΔH1 0(填“>”或“<”)。
②提高硫的脱除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(举1例)。
28.(15分)某化学小组在研究Na2SO3溶液、FeCl3溶液性质及反应时,进行了下列实验:
(1)取1 mol·L-1的Na2SO3溶液置于空气中,测得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:
①最初,Na2SO3溶液pH = 7.8,解释其原因的离子方程式是 。
②t时间段内,造成其pH发生上述变化,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。
(2) 探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实际反应的情况:
实验ⅰ
装置 操作 现象
向2mL1 mol·L-1FeCl3溶液中,逐滴滴加1mo·L-1
Na2SO3溶液2mL 溶液黄色逐渐加深,最终得红褐色溶液(W)
实验ⅱ
装置 操作 现象
取1mL溶液W于试管中,向其滴加过量盐酸,再滴加5滴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
①实验ⅱ证明,溶液中含有 离子;
②对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实际反应存在两种认识:
认识Ⅰ. 反应中Fe3+完全转化为Fe2+,W溶液中c(Fe2+)一定很大,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。
认识Ⅱ. W溶液中c(Fe2+)应该极小,否则W溶液不会呈红褐色。
(3) 资料显示:Fe2+呈淡绿色、FeSO3是墨绿色沉淀、碱式硫酸铁[Fe4(OH)2(SO4)5]溶液为红褐色。
① 实验中始终未出现墨绿色沉淀,说明c(Fe2+)极小,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。
② 实验过程和结果显示,O2、Fe3+、SO42-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。
③ 若Fe4(OH)2(SO4)5是造成溶液W呈红褐色的原因之一,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④ 用激光笔照射W溶液,发现有丁达尔现象,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是